肠镜检查通常通过肛门插入软管,少数情况下需经口插入。肠镜分为结肠镜和小肠镜两种,结肠镜经肛门检查大肠,小肠镜可经口或肛门检查小肠。检查前需严格清洁肠道并遵医嘱禁食。
结肠镜是临床最常用的肠镜检查方式,检查时患者取侧卧位,医生将直径约1厘米的柔软内镜从肛门缓慢插入,依次观察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和升结肠。检查过程中会适量注气扩张肠腔,便于观察黏膜病变。普通结肠镜检查深度可达回盲部,全程约需15-30分钟。对于疑似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结直肠肿瘤的患者,这种检查方式能直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活检。
小肠镜检查适用于怀疑小肠出血、肿瘤或克罗恩病等情况,分为经口和经肛两种路径。经口小肠镜从口腔进入,经食管、胃、十二指肠到达空肠上段,可检查约2米的小肠。经肛小肠镜则通过肛门逆向检查回肠末端至部分空肠。两种方式联合使用能覆盖大部分小肠区域,但操作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2小时,且需在麻醉下进行。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存在肠梗阻或术后解剖结构改变,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更适合的入路方式。
检查后2小时内应禁食禁水,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发热需立即就医。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筛查,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应遵医嘱缩短复查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