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脓疱疮)可能由皮肤屏障受损、卫生习惯不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 皮肤屏障受损婴幼儿皮肤薄嫩或湿疹患者皮肤完整性破坏时易发,表现为局部红斑基础上出现脓疱。建议家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2. 卫生习惯不良共用毛巾或接触污染环境可能导致传染,多见于夏季。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儿皮肤,更换消毒衣物,必要时使用氯己定溶液消毒,配合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3.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占主要病因,可能与皮肤微生态失衡有关,表现为薄壁脓疱伴蜜黄色结痂。需进行脓液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配合外用碘伏消毒。
4. 链球菌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见于面部和四肢,可导致肾炎等并发症。需口服青霉素V钾片或头孢克洛颗粒,严重者静脉注射抗生素,同时监测尿常规。
患儿应隔离至痂皮脱落,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泥、锌含量高的牡蛎粥等,避免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儿科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