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肿块多出现在乳房外上象限,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乳腺肿块可能由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炎、乳腺癌等因素引起。
1、外上象限乳房外上象限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约占全部病例的半数。该区域乳腺组织较厚,淋巴回流丰富,癌细胞容易在此处增殖形成肿块。早期可能触及无痛性硬结,质地类似橡皮,边界欠清晰。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能固定于胸肌筋膜,出现皮肤橘皮样改变。
2、乳头乳晕区乳头及乳晕下方约占据乳腺癌发生部位的15%-20%。该区域病变常表现为乳头溢液、乳头凹陷或乳晕湿疹样改变。佩吉特病是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典型表现为乳晕区鳞屑样红斑伴渗出,易误诊为湿疹。
3、内上象限乳房内上象限乳腺癌发生率约10%-15%。由于位置靠近胸骨,该区域肿块容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可能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体检时需注意乳房内侧组织的全面触诊。
4、外下象限外下象限乳腺癌相对少见,约占8%-12%。该区域肿块可能向下牵拉乳房形成肉眼可见的轮廓改变。肿瘤侵犯库珀韧带时可导致皮肤凹陷,呈现酒窝征。
5、内下象限内下象限是乳腺癌最少见的发病部位,发生率不足5%。该区域紧贴胸壁,早期病变较难发现。部分患者可能主诉胸骨旁隐痛或牵涉痛,需通过乳腺超声辅助诊断。
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采用指腹螺旋式触诊全乳及腋窝。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乳腺彩超检查,50岁以上建议结合钼靶筛查。日常注意控制动物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及十字花科蔬菜。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雌激素水平,可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发现乳房异常肿块应及时就诊乳腺外科,避免挤压或热敷可疑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