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坐骨神经痛通常由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脊柱退行性变、外伤、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仰卧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动作,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使用腰围支撑时每天佩戴不超过4小时,防止肌肉萎缩。
2、物理治疗急性期48小时后可进行超短波、红外线等热疗,慢性期采用中频电刺激或超声波治疗。康复阶段在医生指导下做麦肯基疗法伸展训练,如俯卧撑起动作每日3组每组10次。水中运动可减轻腰椎负荷,建议每周2-3次温水泳池行走训练。
3、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炎症疼痛,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可短期服用盐酸曲马多片。外用药可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贴敷疼痛区域,或辣椒碱软膏涂抹梨状肌投影区。中药可选择腰痛宁胶囊配合独活寄生合剂调理。
4、神经阻滞治疗对于顽固性疼痛可采用X光引导下硬膜外阻滞,将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注入病变节段。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可行超声引导下梨状肌注射治疗,每月1次连续2-3次。治疗后需观察30分钟监测血压及神经反应。
5、手术治疗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且MRI显示明显神经压迫者,可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或开放式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后需佩戴支具4-6周,循序渐进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微创手术患者通常术后3天可下床,传统开放手术需卧床1-2周。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腰部,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腰椎压力。办公时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适度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