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程通常分为潜伏期、急性期、恢复期和慢性期。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并注意预防并发症。
1、潜伏期
潜伏期通常为1-3周,患者无明显症状,但病原体已在体内繁殖。此时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预防发病,如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如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适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
2、急性期
急性期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咳嗽多为干咳,后期可能伴有痰液。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或左氧氟沙星。同时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多饮水以稀释痰液。饮食上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类,避免辛辣刺激。
3、恢复期
恢复期症状逐渐减轻,但仍需注意避免二次感染。可继续服用抗生素至疗程结束,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如补充蛋白质(鸡蛋、鱼肉)和维生素(新鲜果蔬)。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太极拳或慢跑,有助于恢复肺功能。
4、慢性期
少数患者可能进入慢性期,表现为长期咳嗽、胸闷等症状。此时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并发症,如支气管扩张或肺纤维化。治疗上可结合雾化吸入、氧疗等辅助手段,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
支原体肺炎的病程因人而异,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通过科学治疗和合理调养,大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