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疱疹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3-5天,实际时间受到病毒类型、免疫状态、并发症发生、治疗干预等因素的影响。
1、病毒类型柯萨奇病毒A组或肠道病毒71型感染时,发热可能持续更久。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医生可能开具干扰素喷雾剂、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2、免疫状态免疫功能较弱的患儿发热周期可能延长。建议家长加强营养支持,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或丙种球蛋白。
3、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会导致发热反复。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嗜睡或脱水,医生可能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4、治疗干预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家长应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医生可能处方利巴韦林颗粒、开喉剑喷雾剂或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患儿发热期间建议少量多次饮水,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避免酸性食物刺激疱疹创面,体温超过38.5℃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