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长红色的小疙瘩可能由毛囊炎、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炎药物、保湿修复、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
1、毛囊炎毛囊堵塞或细菌感染导致红肿疙瘩,伴随压痛或脓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凝胶等抗生素药膏。
2、湿疹过敏或皮肤屏障受损引发红斑丘疹,伴有瘙痒脱屑。减少刺激源接触,使用温和洗护产品,可遵医嘱应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氧化锌软膏等抗炎止痒药物。
3、接触性皮炎金属饰品或洗护用品刺激导致边界清晰的红疹,伴灼热感。立即移除致敏物,冷敷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4、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感染或皮脂分泌异常引起油腻性红斑,好发于耳后褶皱处。调节饮食减少油腻摄入,使用含酮康唑的洗剂,必要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
避免自行挤压疙瘩,观察是否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持续不消退或加重需及时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