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高血压

我想了解一下我母亲的高血压是怎么回事,他近一年多来,一直低压在100-130左右,高压在130-160左右。现在是一直用卡拓扑哩,但是一直血压还是在90-130左右,这个血压应该说现在还是不是很正常,是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鼻疽诺卡氏菌肺部感染

鼻疽诺卡氏菌肺部感染是一种由鼻疽诺卡氏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治疗需结合抗生素和增强免疫力的措施。 1、病因分析 鼻疽诺卡氏菌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鼻疽诺卡氏菌侵入肺部。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腐烂的有机物中,通过吸入含有细菌的尘埃或直接接触感染源传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慢性疾病或HIV感染者,更容易感染。外伤或手术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症状表现 感染初期可能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和呼吸困难,症状与普通肺炎相似。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血、体重下降和全身乏力。如果感染扩散至其他器官,如脑部或皮肤,症状会更加复杂。 3、治疗方法 治疗鼻疽诺卡氏菌肺部感染的核心是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治疗周期通常较长,可能需要数月。对于严重感染或耐药病例,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同时,增强免疫力是关键,可通过均衡饮食(如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适量运动(如散步或瑜伽)和充足睡眠来改善免疫功能。 4、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可能含有鼻疽诺卡氏菌的环境,如腐烂的植物或土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护,佩戴口罩并保持个人卫生。定期体检和监测免疫功能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感染。 鼻疽诺卡氏菌肺部感染虽然罕见,但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威胁较大。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通过抗生素治疗、增强免疫力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并改善预后。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科普 更多

病因 症状 治疗 护理 诊断 概况 用药 饮食
30几岁高血压是什么原因

30几岁高血压是什么原因

肾性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性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0岁高血压什么原因

30岁高血压什么原因

突发性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突发性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女性高血压的早期症状

女性高血压的早期症状

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症状是怎么引起来

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症状是怎么引起来

肾病高血压的症状可以走路锻炼吗

肾病高血压的症状可以走路锻炼吗

妊娠晚期高血压症状有哪些

妊娠晚期高血压症状有哪些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能治疗吗能活多久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能治疗吗能活多久

肾血管高血压治疗方法有哪些药材

肾血管高血压治疗方法有哪些药材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原因呢女性怎么治疗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原因呢女性怎么治疗

高血压眩晕呕吐天旋地转怎么治疗

高血压眩晕呕吐天旋地转怎么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要怎么做呢

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要怎么做呢

高血压怎么调理才能彻底根除?高血压怎么引起的原因

高血压怎么调理才能彻底根除?高血压怎么引起的原因

轻度高血压应该怎样调理?用药治疗应该注意这三点

轻度高血压应该怎样调理?用药治疗应该注意这三点

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的分级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及如何诊断?须知3种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及如何诊断?须知3种临床表现

没有高血压的人会不会得脑梗

没有高血压的人会不会得脑梗

什么是高血压原发性和继发性

什么是高血压原发性和继发性

高血压肾素低怎么办

高血压肾素低怎么办

肾血管狭窄会引起高血压吗

肾血管狭窄会引起高血压吗

164/79高血压用药有哪些

164/79高血压用药有哪些

被诊断为高血压应如何用药,注意什么?

被诊断为高血压应如何用药,注意什么?

轻度高血压需要用药吗?

轻度高血压需要用药吗?

降压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再三提醒:不懂这3点知识,或等于白吃

降压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再三提醒:不懂这3点知识,或等于白吃

高血压高血糖喝什么茶比较好

高血压高血糖喝什么茶比较好

高血压病人可以喝决明子茶吗

高血压病人可以喝决明子茶吗

高血压血糖高能喝什么茶

高血压血糖高能喝什么茶

妊娠高血压吃什么水果蔬菜降压

妊娠高血压吃什么水果蔬菜降压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早泄 灰指甲 盆腔肿瘤 气管肿瘤 吞咽困难 肝血管肉瘤 间质性肾炎 颈内静脉损伤 流行性斑疹伤寒 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