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2期手术后可通过辅助化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巩固疗效。治疗方案需结合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综合制定。
1、辅助化疗紫杉醇联合卡铂是常用方案,适用于高危型子宫内膜癌。化疗可清除潜在微转移灶,降低复发概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2、放射治疗体外放疗主要针对盆腔淋巴结引流区,腔内放疗用于阴道残端照射。放疗能有效控制局部复发,可能引起放射性肠炎或膀胱炎等并发症。
3、激素治疗孕激素类药物如甲羟孕酮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作用延缓肿瘤进展,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血栓风险。
4、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可使用PARP抑制剂或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前需进行分子检测,常见副作用包括高血压和蛋白尿。
术后需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避免雌激素类保健品,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盆腔疼痛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