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上起水泡可能由摩擦刺激、过敏反应、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抗过敏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方式处理。
1、摩擦刺激衣物或尿布反复摩擦可能导致机械性水泡,表现为局部透明小疱。建议家长选用纯棉透气衣物,避免过度包裹,水泡未破溃时无须特殊处理。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发过敏性水泡,常伴皮肤瘙痒。家长需立即远离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
3、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引起群集性水泡,多伴发热。需就医确诊后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口服液等抗病毒药物。
4、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导致脓疱疮,水泡浑浊伴红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水泡,出现发热或水泡扩散需及时就医,哺乳期母亲应忌食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