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间反复发热可能由环境过热、水分摄入不足、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节室温、补充水分、抗感染治疗、对症退热等方式缓解。
1、环境过热穿着过厚或室温过高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建议家长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选择透气棉质睡衣,睡前用温水擦拭宝宝四肢。
2、水分不足体液不足影响散热功能。家长需在白天分次喂食温水或母乳,观察尿量及颜色,必要时使用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3、病毒感染可能与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有关,常伴鼻塞、咳嗽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
4、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导致的热退疹出性疾病。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配合物理降温,皮疹出现后发热会自行消退。
家长应记录发热时间规律及伴随症状,避免捂热出汗,若持续3天未退热或出现精神萎靡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