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不治疗可能导致皮肤继发感染、甲癣、淋巴管炎等并发症。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累及足底和趾间皮肤,常见症状包括瘙痒、脱屑、水疱等。
1、皮肤继发感染足癣引起的皮肤破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化脓等症状。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严重时可形成蜂窝织炎。需使用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治疗,同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2、甲癣长期未治疗的足癣真菌可能蔓延至趾甲,导致甲板增厚、变色、脆裂等甲癣表现。甲癣治疗周期较长,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环吡酮胺搽剂、联苯苄唑乳膏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
3、淋巴管炎足癣继发感染可能引起淋巴管炎,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条索状隆起,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4、接触性皮炎足癣患者因长期搔抓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渗出等过敏反应。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同时避免搔抓刺激。
5、慢性湿疹样改变长期不愈的足癣可导致皮肤苔藓样变和慢性湿疹样改变,表现为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治疗需联合抗真菌药物和保湿剂,如尿素维E乳膏。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光疗等物理治疗。
建议足癣患者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等个人物品。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避免自行用药或中断治疗。日常可使用含有抗真菌成分的足浴粉辅助治疗,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应重视足癣的规范治疗,以防发生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