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机械循环支持、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小儿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荷,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易消化、低盐、高蛋白为主,如米粥、蒸蛋、鱼肉等。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出现呼吸困难或面色苍白需立即就医。
2、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合并心力衰竭时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增强心肌收缩力;辅以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细菌感染引起者需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使用过程需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3、免疫调节治疗重症患儿可短期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抑制过度免疫反应。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暴发性心肌炎,能中和自身抗体。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电解质,预防继发感染。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可用于难治性病例。
4、机械循环支持暴发性心肌炎伴心源性休克时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维持循环。体外膜肺氧合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功能衰竭,可为心肌恢复争取时间。实施前需评估出血风险,治疗期间严格抗凝管理,预防血栓形成。
5、中医调理恢复期可用黄芪颗粒益气固表,丹参滴丸改善心肌微循环。配合耳穴贴压内关、心俞等穴位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推拿手法以轻柔捏脊为主,避免刺激过度。食疗推荐莲子百合粥宁心安神,西洋参炖瘦肉补气养阴。
患儿康复后3-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保持作息规律,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如西蓝花、猕猴桃、鸡胸肉等。家长需观察有无疲劳、心悸等症状复发,出现异常及时就诊。恢复期可逐步开展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以不引起胸闷气促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