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疗法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轻微出血或感染等副作用,多数情况较轻微且可控。副作用风险主要与操作技术、个体差异、术后护理、适应症选择等因素有关。
1、操作技术针刀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神经血管损伤,需由具备资质的医师在影像引导下进行,术后可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恢复。
2、个体差异凝血功能障碍或糖尿病患者易出现淤血、愈合延迟,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和血糖水平,必要时延迟治疗。
3、术后护理穿刺点未保持清洁可能引发感染,应避免24小时内沾水,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适应症选择严重骨质疏松或局部感染者接受治疗可能加重病情,需通过X线片排除禁忌,合并感染者应先使用头孢呋辛控制炎症。
治疗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穿刺点有无异常渗出,出现持续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