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否严重与是否便血无直接关联,多数无症状肠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部分可能发展为腺瘤或恶性肿瘤。
1、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或长期高脂饮食有关,通常无明显症状,可通过肠镜下切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栓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奥沙拉秦钠胶囊。
2、炎性息肉炎性息肉多由慢性肠道炎症刺激导致,可能伴随腹痛或腹泻,需控制原发炎症,药物可选择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
3、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常与年龄增长或胃肠功能紊乱相关,多数体积较小且生长缓慢,定期肠镜监测即可,必要时行内镜下电切术。
4、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属于遗传性疾病,息肉数量超过100颗时癌变风险显著增加,需早期进行全结肠切除等外科干预。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日常减少红肉摄入并增加膳食纤维补充,发现息肉后遵医嘱随访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