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上颌窦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鼻内镜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干预。囊肿通常由慢性鼻窦炎、过敏反应、解剖结构异常、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定期观察无症状的小囊肿可每6-12个月复查鼻窦CT或磁共振,监测大小变化,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窦腔压力的行为。
2、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时需用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可改善引流,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喷雾减轻黏膜水肿。
3、鼻内镜手术直径超过10毫米或有面部胀痛症状者,可在鼻内镜下经自然开口行囊肿摘除,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定期冲洗鼻腔防止粘连。
4、开放手术巨大囊肿或内镜手术失败病例需行柯-陆氏手术等开放术式,完整切除囊壁并重建窦腔引流通道,可能遗留面部麻木等并发症。
术后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保持鼻腔湿润,过敏体质者需长期控制环境过敏原。囊肿复发率约15%,需遵医嘱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