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严重程度与息肉大小、病理类型相关,主要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类型。
1、炎性息肉炎性息肉通常由慢性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直径多小于5毫米,可通过胃镜切除并配合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
2、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与胃黏膜长期慢性刺激有关,常见于胃窦部,恶变概率较低,胃镜下切除后需定期复查。
3、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直径超过1厘米或伴有异型增生时需高度重视,建议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4、家族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属于遗传性疾病,胃部常多发息肉且癌变风险高,需胃肠外科联合消化科综合干预。
发现胃息肉后应完善病理检查,直径超过0.5厘米的息肉建议切除,术后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并遵医嘱定期胃镜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