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发抖可能由感染性因素、体温调节异常、药物反应、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抗感染治疗、药物调整、专科干预等方式缓解。
1. 感染性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伴随寒战、乏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阿莫西林、奥司他韦、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同时补充水分。
2. 体温调节异常体温骤升时肌肉震颤产热,表现为发抖。可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捂汗,监测体温变化。
3. 药物反应某些抗生素或疫苗可能引发药物热,伴随寒战。需暂停可疑药物,改用布洛芬、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等替代治疗。
4. 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与脑膜炎、癫痫等有关,常伴意识障碍。需进行腰椎穿刺等检查,使用甘露醇、苯巴比妥等药物控制症状。
持续发抖超过2小时或体温超过39度应及时就医,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饮用淡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