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喂养方式、控制环境湿度等方式治疗。奶癣通常由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过敏反应、汗液刺激、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婴儿皮肤屏障脆弱,干燥易诱发奶癣。建议家长每日用温水清洁后涂抹无刺激的婴儿润肤霜,选择含神经酰胺或凡士林成分的产品。
2、外用药物顽固性奶癣可能与真菌感染有关,表现为红斑伴鳞屑。可遵医嘱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抗真菌药如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
3、调整喂养母乳喂养时母亲需避免进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奶粉喂养可尝试水解蛋白配方。家长需观察婴儿口周皮疹与进食的关联性。
4、环境控制汗液刺激会加重症状,保持室温在24-26℃为宜。避免使用化纤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洗澡水温不超过38℃。
奶癣患儿应避免过度清洁,哺乳后及时擦干口周,若皮疹扩散或渗液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合并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