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可以通过低剂量螺旋CT、肿瘤标志物检测、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方法发现。早期诊断率受病灶大小、生长位置、检测技术灵敏度、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低剂量螺旋CT对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检出率较高,辐射量仅为常规CT的1/5,适用于高危人群年度筛查。发现磨玻璃样结节需3-6个月随访复查。
2、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联合检测可辅助诊断,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
3、痰细胞学检查对中央型肺癌检出率较高,需连续3天采集晨痰。检出异型细胞需进一步做支气管镜活检确认,漏诊率约30%。
4、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气管内病变并取样活检,对黏膜下浸润型肺癌敏感度达70%。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咯血。
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过度依赖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