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肝脏代谢异常有关。
1、激素变化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建议孕妇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保湿剂缓解瘙痒,定期监测肝功能。
2、遗传因素有家族史者发病概率较高。需加强产前筛查,可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注射液等药物改善胆汁淤积。
3、环境因素高脂饮食、肥胖可能加重症状。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必要时服用消胆胺降低胆汁酸水平。
4、肝脏异常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或脂肪肝易诱发该病,常伴尿色加深、食欲减退。需住院治疗,严重者可选用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成熟。
建议孕妇左侧卧位休息,每日记录胎动,出现皮肤抓痕感染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分娩后症状多自行缓解,但再次妊娠可能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