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过程中是否直接切除息肉需综合评估息肉性质、大小及患者凝血功能等因素,主要考虑因素有息肉恶变风险、术中出血概率、病理诊断必要性及患者基础疾病。
1、恶变风险较大息肉或可疑恶性特征的病灶需先取活检明确病理,避免直接切除导致肿瘤扩散。此类情况需使用活检钳取样,待病理结果后再制定切除方案。
2、出血控制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切除存在出血风险,需提前评估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凝血指标。高血压或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调整用药后再行切除。
3、病理需求部分息肉需完整保留组织学结构以确定分型,直接电凝切除可能破坏病理特征。绒毛状腺瘤等特殊类型需通过病理指导后续随访间隔。
4、设备限制微小扁平息肉可能需专用冷圈套器切除,普通肠镜器械无法安全操作。侧向发育型肿瘤等特殊形态需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专项技术。
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应根据医嘱完善凝血检查,切除后需保持低纤维饮食2-3天并观察便血情况,病理报告出具后需按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