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症状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损害、全身淋巴结肿大、流感样症状以及眼部病变等表现,通常发生在感染后6-8周。
1、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玫瑰色斑疹、丘疹或脓疱,常见于躯干和四肢,掌跖部位铜红色脱屑性斑疹具有特征性。可遵医嘱使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
2、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以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多见。需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或四环素替代。
3、流感样症状可能出现低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通常随驱梅治疗而缓解,青霉素仍是首选药物。
4、眼部病变可发生虹膜炎、视网膜炎等眼部损害,严重者可致视力下降。除系统治疗外,需眼科专科处理,局部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至完全转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