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直径小于10毫米的宫腔息肉无须手术,可通过药物控制或定期观察。宫腔息肉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症状严重程度、生育需求以及病理性质等因素。
1. 息肉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无症状息肉通常建议保守治疗,如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超过15毫米或引起异常出血的息肉需考虑宫腔镜电切术。
2. 症状表现伴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孕等症状时,即使息肉较小也可能需要手术。此类情况可能与子宫内膜炎症或激素失衡有关,典型症状包括非经期出血、下腹坠胀等。
3. 病理风险超声显示血流丰富、形态不规则的息肉建议手术切除。这类息肉存在恶变概率,通常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术后需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4. 生育计划备孕女性若息肉影响胚胎着床,无论大小均建议宫腔镜下摘除。手术可改善宫腔环境,常用方式包括冷刀切除和射频消融,术后3-6个月可尝试受孕。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及盆浴,定期复查超声,日常保持会阴清洁并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内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