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结构异常、免疫力下降、不良卫生习惯、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或发热。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大肠埃希菌占主要比例。细菌通过尿道口逆行进入膀胱,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胀、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
2、尿路结构异常先天性尿道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问题会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感染概率。这类患者易出现反复感染或腰部隐痛。需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严重者可能需接受尿道扩张术或抗反流手术,日常应避免憋尿。
3、免疫力下降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削弱机体防御能力。患者除典型尿路症状外,可能伴有乏力、伤口愈合缓慢等表现。除抗感染治疗外,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配合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
4、不良卫生习惯如厕后擦拭方向错误、性生活后未及时清洁、长时间使用护垫等行为易将肠道菌群带入尿道。建议养成从前向后擦拭的习惯,性交后及时排尿,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会阴。
5、激素水平变化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导致尿道黏膜萎缩,妊娠期孕激素升高引起输尿管扩张,均会增加感染风险。围绝经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孕妇宜采取侧卧减轻子宫压迫,出现症状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妊娠安全药物。
预防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排便后正确清洁会阴。性行为前后注意清洁,事后及时排尿。蔓越莓制品可能有助于抑制细菌黏附,但不宜替代药物治疗。若症状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腰痛,需完善尿培养等检查排除复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