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高血压可通过调节气血、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等方式改善症状。高血压通常由肝阳上亢、痰湿内阻、肾阴不足、气滞血瘀、脾虚湿盛等原因引起。
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的常见原因,表现为头晕、头痛、烦躁易怒。中药如天麻钩藤饮可平肝潜阳,天麻10克、钩藤15克、石决明20克煎服,每日一剂,连续服用7天。
2、化痰祛湿:痰湿内阻可导致血压升高,伴随胸闷、乏力、肢体沉重。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10克、白术15克、天麻10克煎服,每日一剂,连续服用10天。
3、滋阴补肾:肾阴不足可引发高血压,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盗汗。六味地黄丸可滋阴补肾,每日两次,每次8克,连续服用14天。
4、活血化瘀:气滞血瘀是高血压的病理因素之一,伴随胸痛、心悸、舌质紫暗。血府逐瘀汤可活血化瘀,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煎服,每日一剂,连续服用7天。
5、健脾祛湿:脾虚湿盛可导致血压升高,伴随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参苓白术散可健脾祛湿,每日两次,每次6克,连续服用10天。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减少盐分摄入,避免高脂肪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调节血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