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育儿
看病助手
首页
症状
疾病
问答
医院
医生
挂号
资讯
资讯
育儿
减肥
美容
整形
心理
中医
体检
保健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
提问时间:2013-07-26 16:49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我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现在刚生了孩子,
怀孕
的时候瘦的跟小鸡一样都皮包骨头,最近说身体不舒服我陪她一起去了医院检查说是得了一种叫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医生回答专区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你好,出血产科DIC以子宫出血最常见,而且常误认为是子宫收缩不良的产后出血,延误抢救时间。子宫出血的特征是阴道持续流血不停,出血量多少不一,无血凝块。严重可伴有皮肤出血斑、牙龈出血、咯血、呕血、尿血,以及注射针眼和手术切口出血、渗血。
回答于2013-07-26 16:49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婴儿吐奶白色豆腐渣状怎么回事
婴儿吐奶呈现白色豆腐渣状,通常是因为胃酸与奶液混合后凝固形成,多与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拍嗝等方式缓解,严重时需就医。 1、婴儿吐奶白色豆腐渣状的原因 婴儿吐奶呈现白色豆腐渣状,主要是胃酸与奶液混合后凝固的结果。这种现象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 消化不良: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胃酸分泌较多,容易导致奶液在胃中凝固。 - 胃食管反流:婴儿的食管括约肌功能较弱,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与胃酸混合后形成白色豆腐渣状物质。 - 喂养方式不当:如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姿势不正确,可能导致婴儿吞咽空气过多,增加吐奶的可能性。 2、处理方法 针对婴儿吐奶白色豆腐渣状的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 - 调整喂养姿势:喂奶时让婴儿保持头部略高于身体的角度,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可能性。 - 控制奶量:避免一次性喂奶过多,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减轻胃部负担。 - 拍嗝:喂奶后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排出吞咽的空气,减少吐奶的发生。 - 观察症状:如果吐奶频繁且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体重下降、哭闹不止等,需及时就医,排除胃食管反流病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3、预防与护理 预防婴儿吐奶的关键在于科学喂养和日常护理: - 选择适合的奶嘴:奶嘴孔大小应适中,避免奶液流速过快或过慢。 - 喂奶后避免剧烈活动:喂奶后让婴儿保持安静,避免立即平躺或剧烈晃动。 - 注意饮食卫生:奶瓶和奶嘴需定期消毒,避免细菌感染引起消化不良。 婴儿吐奶白色豆腐渣状虽然常见,但家长仍需密切观察,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咨询确保婴儿健康成长。通过科学的喂养方式和细心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吐奶的发生,保障婴儿的消化健康。
快分娩了可以喝可乐吗
妊娠期甲亢分娩后能母乳喂养新生儿吗
两月宝宝睡眠时间
五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快分娩前几天的征兆
科普推荐
疾病知识
健康养生
皮肤过敏不吃药能用什么办法止痒吗
2025-04-08
单纯疱疹终身携带吗
2025-04-08
幼儿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怎样调理身体
2025-04-08
支原体感染饮食上不能吃什么
2025-04-08
肾错构瘤肾切除后遗症
2025-04-08
查看更多科普
脚爱出汗是阴虚还是阳虚
2025-04-08
女人吃红枣还是黑枣好
2025-04-08
拔罐右肩膀紫黑是什么原因
2025-04-08
手上长痘痘很痒挤出水用什么药膏
2025-04-08
直接灸还是隔姜灸好
2025-04-08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01
支气管贴膏药有用吗儿童能用吗
02
舌头麻木怎么原因
03
高血压能喝红酒吗
04
做腹腔镜手术需要多少钱啊
05
什么是膝关节损伤
06
面瘫的针灸治疗效果
07
哪种近视手术最好
08
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怎么回事?
09
胃食管反流吃什么食物好
10
空腹血糖高怎么办
11
男性肚子左边隐隐作痛
12
下肢静脉曲张的哪种治疗方法好
13
非典型脑膜瘤一定会复发吗
14
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发生概率高吗
15
牙齿涂氟后的注意事项
行业资讯
全球首发!司普奇拜单抗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III期研究数据发表于国际顶刊《Nature Medicine》
AI技术主动出击,乐净肺靶向清除肺部隐患
护肝赛道风起云涌,乐轻肝以AI锁定护肝新范式
晚上养成这几个燃脂习惯,帮你提高身体代谢,降低体脂率
坚持做俯卧撑+深蹲训练,五大好处会找上你!附:标准动作要点
热门标签
痤疮
冻疮
颅咽管瘤
半月板损伤
创伤性气胸
低蛋白血症
急性附睾炎
毛圆线虫病
皮脂腺增生
急性细菌性痢疾
医药资讯
更多
荨麻的功效与作用 荨麻的功能主治
三七片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可以与其他药混合用吗
麒麟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可以治疗不孕吗?
香附草的功效与作用,怎样食用香附草
蛤蚧定喘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禁忌是什么?
血参的功效与作用 血参的功能主治
中药生山药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胃刻宁胶囊功效与作用
西黄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黄连素片治疗哪种腹泻,黄连素的功效与服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