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检查后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观察出血量、及时复诊等方式处理。妇科检查出血通常由宫颈炎症、宫颈息肉、检查器械摩擦、子宫内膜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局部压迫止血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轻柔压迫出血部位,持续5-10分钟。适用于表浅黏膜损伤导致的少量渗血,操作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二次损伤。若压迫后仍有活动性出血,需考虑是否存在血管损伤。
2、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更换纯棉内裤。出血期间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防止病原微生物逆行感染。可选用pH值4.0-4.5的弱酸性女性专用洗液,维持正常菌群平衡。
3、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后48小时内避免跑步、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因机械刺激加重出血。建议以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为主,久坐时每2小时起身活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4、观察出血量正常检查后出血量应少于月经量,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需记录出血颜色、有无血块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鲜红色动脉性出血或发热、腹痛,提示可能存在宫颈撕裂等并发症。
5、及时复诊当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异味分泌物时,需立即返院进行阴道镜检查。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或采用电凝止血等处理措施。
检查后建议穿着宽松透气衣物,饮食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食物,预防贫血。可适量补充维生素K促进凝血,如菠菜、羽衣甘蓝等深绿色蔬菜。两周内避免使用卫生棉条,选择消毒级卫生巾,定期更换保持干燥。若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应立即就医评估血红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