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感冒了通常可以继续给宝宝喂奶,但需注意避免直接接触传播病毒。
感冒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不会通过乳汁传染给宝宝。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哺乳时建议佩戴口罩,避免对着宝宝打喷嚏或咳嗽,接触宝宝前后彻底洗手。若出现发热或全身乏力等症状,可将乳汁挤出后由健康家人用奶瓶喂养。
若感冒症状加重或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应暂停哺乳并及时就医。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复方感冒药或含伪麻黄碱等成分的药物。日常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
哺乳期间注意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饮用温热的蜂蜜水或姜茶缓解咽喉不适。
产后不喂奶涨奶可通过冷敷、手动挤奶、穿戴合适内衣、调整饮食、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涨奶通常由乳汁淤积、乳腺导管堵塞、激素水平变化、哺乳方式不当、乳腺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涨奶时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包裹后敷在乳房上,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重复3-4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若出现皮肤发红或疼痛加剧应停止。
2、手动挤奶洗净双手后拇指与食指呈C形按压乳晕边缘,轻柔向胸壁方向推挤,每侧乳房操作5-10分钟。手动挤奶可缓解胀痛并预防乳腺堵塞,但需注意力度适中,过度挤奶可能刺激乳汁分泌。
3、穿戴合适内衣选择无钢圈、纯棉材质的哺乳内衣,保证乳房承托力同时避免压迫。夜间可穿宽松背心减少摩擦。错误的内衣选择可能加重导管压迫,导致乳汁排出受阻。
4、调整饮食减少汤水及高脂肪食物摄入,暂时避免鲫鱼汤、猪蹄等催乳食材。可适量饮用炒麦芽水或山楂水帮助回奶。饮食控制需持续3-5天,突然恢复高蛋白饮食可能引发二次涨奶。
5、遵医嘱用药若胀痛严重可遵医嘱使用回奶药物,如维生素B6片、己烯雌酚片或溴隐亭片。乳腺炎患者可能需要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禁止自行服用雌激素类药物。
产后涨奶期间应避免热水浴或乳房按摩,这些行为可能刺激泌乳反射。保持作息规律,睡眠时采取仰卧位减轻乳房压力。如出现发热、硬块持续不消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排除乳腺脓肿。回奶过程通常需要7-10天,乳汁分泌会逐渐减少直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