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1、饮食因素: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人们发现,在西欧及美国等大肠癌高发区,随着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量的增加,大肠癌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增加。此外,通过观察移民这一特定人群的发病情况,进一步证实了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与大肠癌发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人及日本人大肠癌的发病率较低,但生活在美国的华侨、日侨大肠癌发病率却明显升高,与当地人相近。而这些华侨生活习惯中改变最为明显的是他们的饮食结构,即由高纤维、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改变为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人与移居美国不久的华侨、日侨(未完全改变饮食习惯)相比,其大便中脱氧胆酸、石胆酸等胆酸代谢产物、胆固醇代谢产物等明显增高,而这些变化经动物实验证实,均可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增加纤维的报入,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遗传因素: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家属,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6倍。几种基因以及遗传病给结肠癌造成很大的危害:家庭性息肉病、Turcot综合症、Gardner综合症、少年息肉病、Cowden氏病、神经纤维瘤病。
3、疾病因素:溃疡性结﹑息肉病﹑腺瘤等,均是大肠癌癌前病变,其癌前期病程为5-20年。
4、寄生虫病:我国资料表明,部分晚期血吸虫病亦并发大肠癌。一般认为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可造成粘膜反复地溃疡、修复以及慢性炎症等病变,出现腺瘤状增生,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
5、年龄:结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65岁之间。年龄越大患结肠癌的危害越大。
6、结肠癌的家庭历史:增加了直系亲属患这种病的危险,一些家庭情况,如家族性息肉病,给结肠癌患者带来许多的危害。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ca/
男性生育能力可能受到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1、生理性因素:
年龄增长会导致精子质量下降,35岁后精子DNA碎片率显著增加。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吸烟、酗酒会降低睾酮水平,吸烟者精子浓度平均减少23%。肥胖人群的雌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精子生成,体重指数超过30的男性不育风险增加36%。
2、病理性因素:
精索静脉曲张会使阴囊温度升高1-2℃,导致60%患者出现少弱精症。生殖系统感染如附睾炎、前列腺炎可能引发抗精子抗体,衣原体感染可使精子活力降低40%。这两种病理情况常伴随阴囊坠胀、尿频尿急等症状。
3、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重金属铅镉会使精子畸形率升高3倍,油漆工等职业人群需特别注意。电磁辐射持续暴露可能引起精子DNA损伤,每天使用手机超过4小时的人群精子活力下降8%。高温环境如厨师、司机等职业睾丸温度升高会影响生精功能。
4、药物因素:
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生精上皮损伤。长期使用降压药钙拮抗剂可能引起射精障碍,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部分抗生素如硝基呋喃类可能暂时影响精子生成。
5、心理因素:
持续焦虑状态会使皮质醇水平升高,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抑郁症患者常见性欲减退和勃起功能障碍,重度抑郁者精子浓度平均降低28%。工作压力导致的慢性应激可能引起精液参数全面下降。
备孕期间建议保持每周3-4次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可改善睾丸微循环。饮食需增加锌、硒等微量元素摄入,牡蛎、南瓜籽、深海鱼等食物有助于精子生成。避免穿紧身内裤和久坐,每40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控制环境温度,避免桑拿、温泉等高温环境。保持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夜间23点前入睡有利于睾酮分泌。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选择玻璃或不锈钢材质的食品容器。定期进行生育力评估,精液检查前需禁欲2-7天。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男科或生殖医学中心,避免自行服用壮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