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妇科

月经走后几天又有血是什么原因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张春香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月经走后多久是排卵期

月经结束后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出现,具体时间因人而异。排卵期计算主要受月经周期规律性、激素水平变化、黄体功能、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月经周期规律性

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时间相对固定。以28天周期为例,排卵日多发生在月经第14天。若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需通过基础体温测量或排卵试纸辅助判断。周期不规律者可能出现排卵提前或延后。

2、激素水平变化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峰值变化直接触发排卵。雌激素水平上升导致宫颈黏液变稀薄透明,此症状可持续2-3天,通常出现在排卵前24-48小时。部分女性会伴随轻微下腹坠胀感。

3、黄体功能影响

黄体期固定为14天左右,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会持续分泌孕激素。通过倒推法计算,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即为排卵日。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

4、个体差异因素

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排卵时间波动较大。哺乳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可能导致无排卵。长期服用避孕药者需停药后3-6个月才能恢复规律排卵。

5、监测方法选择

基础体温需连续测量3个月经周期,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超声监测可直观观察卵泡发育,排卵试纸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峰值。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判断准确性。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数据帮助预测排卵时间。备孕期间可适当增加豆制品、坚果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节食。若周期长期紊乱或备孕超过1年未孕,应及时就诊妇科进行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宫颈黏液变化和基础体温波动,这些生理信号能辅助判断排卵期。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肺癌 肝移植 骨囊肿 神经质 扁平黄色瘤 骶髂关节炎 慢性荨麻疹 风湿性多肌痛 舌咽神经损伤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