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严重需结合病理分级判断,多数轻中度患者无明显症状且进展缓慢,重度萎缩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癌变风险显著升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通常表现为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但功能代偿良好,患者可能仅有轻微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胃镜检查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此阶段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规律饮食等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消化酶胶囊、摩罗丹浓缩丸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当病理显示中重度萎缩伴肠上皮化生时,胃酸分泌功能明显下降,可能出现贫血、消瘦等营养吸收障碍表现,胃镜可见黏膜血管透见。此类患者需每1-2年进行胃镜监测,发现局灶性异型增生时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伴重度异型增生者癌变概率超过10%,应缩短随访周期至3-6个月,必要时行预防性切除。
建议患者避免腌制、烟熏等含亚硝酸盐食物,每日摄入50-75克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合并贫血时需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严格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建立规律的进食作息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