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可通过停止饮酒、保持呼吸道通畅、补液治疗、药物治疗、血液净化等方式治疗。急性酒精中毒通常由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导致血液中乙醇浓度过高引起,可能伴随呕吐、意识障碍、低血糖等症状。
1、停止饮酒立即停止饮酒是急性酒精中毒的首要处理措施。酒精在体内的代谢速度有限,继续饮酒会加重中毒症状。患者需远离酒精环境,避免他人劝酒。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尝试催吐减少胃肠道酒精吸收,但昏迷患者禁止催吐以防误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常因呕吐物阻塞或舌后坠导致呼吸困难。应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出现呼吸抑制需立即进行人工通气或气管插管。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给予吸氧治疗。
3、补液治疗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可纠正脱水和低血糖。常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配合维生素B1注射液预防韦尼克脑病。补液速度根据患者尿量和心肺功能调整,一般每小时200-300毫升。严重呕吐患者需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药物治疗纳洛酮注射液可拮抗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能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躁动患者可短期使用地西泮注射液镇静,但需注意呼吸抑制风险。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监护下使用,禁止自行用药。
5、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适用于重度中毒患者,能快速清除血液中的乙醇和代谢产物。当血乙醇浓度超过400mg/dl或出现昏迷、休克等严重症状时考虑使用。治疗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治疗中监测生命体征和电解质变化。
急性酒精中毒恢复期需保证充分休息,避免24小时内再次饮酒。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可多饮温水促进酒精代谢。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饮酒者建议在专业机构进行戒酒治疗,预防酒精依赖和慢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需立即停止饮酒并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严重者需就医洗胃或静脉注射纳洛酮。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酒精代谢、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胃黏膜、监测生命体征。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置于稳定侧卧位,头部稍后仰避免舌根后坠。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若出现呼吸抑制或血氧饱和度下降,需立即给予氧气支持,严重者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2、促进酒精代谢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可预防低血糖,同时给予维生素B1注射液预防韦尼克脑病。避免使用利尿剂强行催醒,可通过适量补液加速肾脏排泄。严重中毒者可遵医嘱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中枢抑制作用。
3、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血钾、血钠水平,及时补充平衡盐溶液。酒精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可能导致低钠血症,需根据化验结果调整补液方案。合并呕吐者需注意纠正代谢性碱中毒,必要时静脉补充氯化钾。
4、保护胃黏膜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或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预防酒精性胃炎出血。避免盲目洗胃加重黏膜损伤,除非合并其他药物中毒且在1小时内摄入。呕吐严重者可肌注甲氧氯普胺止吐。
5、监测生命体征每15分钟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警惕迟发性低血糖或吸入性肺炎,深昏迷者需进行头颅CT排除外伤。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特别是合并基础心脏病患者。
急性酒精中毒恢复期应避免再次饮酒,24小时内禁食高脂饮食。建议卧床休息至完全清醒,起身时需有人陪同防止跌倒。后续可进行肝功能检查评估损伤程度,长期饮酒者需接受戒酒干预。日常需注意饮酒前摄入主食减缓酒精吸收,控制单次饮酒量不超过40克纯酒精。出现反复呕吐、意识模糊或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