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七大误区

发布于 2017-10-24 18:21

  减肥永远是女性的共同话题,可是如何减肥这也是很大的问题,有时候做了很大的努力结果不仅没瘦下去反而还长胖了,这就是走进了减肥误区,错误的减肥方法不但起不到减肥效果,严重的甚至还会伤害我们的身体,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常见的七大减肥误区。

  减肥误区1、减少蛋白质摄入量

  蛋白质有助于增强身体瘦肉质量,所以请务必保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如果你是而立之年,每天摄入量设定为50-56克;如果你处于不惑之年,每天需要56-62克蛋白质。有益的蛋白质摄入来源包括金枪鱼和鸡胸脯(两者任选一种,170克为你提供45克蛋白质)。

  减肥误区2、减少你的进食量(增加你的运动量)

  专家说,女性往往低估自己卡路里的日摄入量,大约800卡。

  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发现,虽然有47%的锻炼者声称他们在坚持中等强度的锻炼,但实际上只有15%的人真正做到这一点。每天保持记录你的饮食和运动情况,这样你便能够在措手不及时准确掌握你的饮食和锻炼规律。

  减肥误区3、吃一口零食不算什么

  不管是从同事办公桌拿来的糖果,还是吃完你孩子的薯条, 平均每一口零食的热量约为25卡。如果一天多吃四口,那么你每月将增加一磅的重量。停止盲目地乱吃,只吃盛在盘子里的食物,或只吃单份餐量容器里的食物。

  减肥误区4、减少肌力锻练

  你有没有想过,在你静止不动的时候也要消耗热量和脂肪吗?那么你需要增加你静息时的新陈代谢率,而肌力训练(如轻量级或阻力带)是关键因素。肌力训练每周三次。大约10周后,你就会降低身体的脂肪比。

  减肥误区5、 摄入太少的热量

  减少热量摄入对于减肥至关重要,但如果热量摄入量过低,你身体就会进入饥饿状态,这将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每天绝不能吃低于1200卡热量的食物。要想计算出你需要多少热量才能维持当前体重所必需的热量吗?

  先给你一个示例:如果你想实现一星期减掉一磅,那么每星期就得减掉500卡热量。

  减肥误区6、不做事先的规划

  注意你所吃的东西,或者将开始更多地锻炼,只是嘴上说说是没有用的,除非你考虑如何在每一天中执行这些变化。

  例如,如果你想到要坚持锻炼这一计划,那就在记事本上写上锻练时间,并且把运动鞋存放在车内备用。或者,如果你要去吃晚饭,并且知道你决定挥霍一次,那么就把当天的零食减掉。

  减肥误区7、总是做同样的运动

  这七大减肥误区希望你能够牢记,在减肥的时候千万不要走进这些误区,希望你早日减肥成功。

  把你的日常生活调和起来是燃烧最多脂肪和热量的关键。否则,你的身体就会适应这种单一的锻炼而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自应状态,这样你绝不会从运动中获益最大。所以如果某一天散步的话,第二天做一次哑铃,接下来的日子再尝试舞蹈或有氧健身班。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措施

回答: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包括优化用药方案、增强健康教育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管理药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漏服、误服药物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1优化用药方案 老年...

Q
吃空心菜可以减肥吗

回答:吃空心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肥,因为空心菜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蔬菜,能够增加饱腹感并改善肠道健康,但仅依靠空心菜并不能彻底实现减肥目标,还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接下来详...

Q
为什么割阑尾会暴瘦

回答:割阑尾后出现暴瘦的情况可能与术后饮食改变、消化系统功能影响、创伤恢复及潜在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咨询 1、术后饮食改变 割阑尾手术后,许多人需要调...

Q
肝切除后能活多久

回答:肝切除后能活多久取决于患者的肝脏功能状态、手术成功率、术后护理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手术成功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许多人能够长期生存并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1、肝切...

Q
神经性贪食症怎么治

回答:神经性贪食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计划是关键,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核心方法...

Q
大动脉炎怎么得上的

回答:大动脉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常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需结合药物治疗、手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等多种方法...

Q
耳朵里和耳后根痛是什么原因

回答:耳朵里和耳后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部感染、神经性疾病、外伤或邻近部位炎症等。根据具体病因,可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需警惕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1、耳部感...

Q
近视眼需要一直戴眼镜吗

回答:近视眼不一定需要一直戴眼镜,具体情况取决于近视度数、用眼需求以及生活场景。正确的佩戴方法能够保护视力,而非必要时摘下眼镜也未必会直接加重近视。 1什么时候需要戴眼镜? 若近视度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