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快速瘦身6个注意 不求最快只求最健康

发布于 2012-09-24 15:24

   产后妈妈们最担心的有两大事,一是宝宝的健康状况,二是自己的身材是否能恢复到产前那样好。产后快速瘦身是很个妈妈都希望的,那要如何健康有效地瘦身呢?有6大产后减肥注意事项要知道,记下这些并照做,这些方法可以帮你产后快速瘦身,并不会破坏身体健康状况,也不会影响产后恢复。

产后快速瘦身6个注意 不求最快只求最健康

  注意减肥速度

  当看到自己变形的身材,很多妈咪产后都禁不住要开始减肥。为了能够成功减肥,产后妈咪甚至会采用节食减肥等激进的减肥方法。有些产后妈咪每天有很大的运动强度,而且进食量非常低。这样可以瘦出满意的效果,但是对身材的危害非常大。妈咪产后减肥第一条要遵循的原则是,不要过于追求速度。

  有些妈咪一生产完之后就开始减肥。有些妈咪在生产前已经做好了产后减肥的计划,甚至打算在坐月子期间就开始减肥。生产对妈咪的元气伤害非常大。月子期间还是需要好好休养,为身体补充营养,将身体元气补回来。当体质上去了,减肥就更加容易了。

  适当的运动量

  尽管月子不适合进行高强度的减肥锻炼。但是适当的锻炼还是可以的。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动作,比如拉伸双脚,转动身体的。别小看这些小运动,这些动作可以缓解疲劳感和身体酸痛。据说产后减肥达人小S在坐月子的时候也只是拉伸双腿。

  谨防塑腰带

  很多产后妈咪减肥都会选择塑腰带作为辅佐工具。妈咪产后肚子变大,腰围也不断发涨。塑腰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妈咪的这个烦恼。但是塑腰带对身体会有很大的伤害哦。塑腰带会影响呼吸,使血液中含氧量下降,阻碍肠道蠕动,导致内分泌功能下降。

  摒弃减肥药

  产后妈咪在哺乳期减肥,一定要摒弃减肥药。减肥药伤害的不仅是妈咪自身,宝宝的伤害更加大。减肥药会通过乳腺沉积到母乳中,这样宝宝会随着母乳喂养而吸收减肥药。这样对宝宝的肝脏造成很大的伤害。

产后快速瘦身6个注意 不求最快只求最健康

  喂母乳可以减肥

  很多新妈妈月子刚完就为了瘦身而去健身房或者使用其他的方法,你知道吗,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给孩子喂母乳,这样就算是月子期间吃的营养比较丰盛,也很容易通过母乳把营养传给宝宝,不仅不会发胖,反而喂母乳反而会让你瘦!

  自然分娩:产后第一天就开始活动

  孕期及产后积极运动是预防生育性肥胖的重要措施。适当地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避免体内热量蓄积,达到产后瘦身的目的。一般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第一天就可以开始活动,而做剖腹产的产妇,在拆线前可以适当做些翻身及下地走路的产后瘦身活动,拆线后就可以适量地活动了。

  新妈妈都希望自己的身材可以快速恢复到从前,至少体重可以快速降下来,在准备减肥之前先来看看这篇文章吧,记住这几个注意事项,避免盲目产后快速瘦身影响了身体恢复。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