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圈减肥注意什么?呼啦圈瘦腰效果好吗?

发布于 2024-09-09 13:34

呼啦圈是生活中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都会选择的一种运动器械,因为呼啦圈非常方便,不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呼啦圈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但主要是对腰部、腹部的训练比较大,那呼啦圈瘦腰效果好吗?呼啦圈减肥注意什么?

1、呼啦圈的选择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呼啦圈,有粗有细,有重有轻,制作材料也很多,塑料的和金属的都有。小编建议选择呼啦圈最好是那种一种外面包裹着藤条的呼啦圈,它的重量适中,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减肥效果也很好。因为金属材料的呼啦圈过重,对内脏不好,而用塑料制作的呼啦圈则太轻,转动起来也很费劲,不适合用来减肥。

2、转前需做热身运动

在进行呼啦圈热身运动之前,要做一些适当的热身运动,让各个环节都活络开来,以防之后的突然运动造成损伤。尤其是腰部哦,要扭上几扭,活络一下腰部筋骨,才能避免转呼啦圈带来的腰部劳损。

3、转呼啦圈速度

转动呼啦圈需保持稳定匀速的运动,这样才能发挥呼啦圈的最佳作用。身体感觉轻松,呼吸匀畅的状态就可以了。可以稍微走动,避免长时间重复运动导致局部肌肉和关节的疲劳。

4、转呼啦圈减肥时间

呼啦圈属于消耗热量较少的有氧运动,因此可以持续燃烧脂肪,为了达到最佳瘦身的效果,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每次需要转30分钟~40分钟。这样才能让腰腹部的脂肪在运动和按摩的双重作用下一点点燃烧起来,达到瘦腰的最佳效果。

5、不适合转呼啦圈人群

呼啦圈虽然是一项很好的瘦腰运动,要靠腰部用力的,只有运动了腰肌、侧腰肌和腹肌才能收紧小腹,实现瘦腰的目标。对于腰肌劳损或者缺钙等人群来说就不太适宜。

6、呼啦圈的转法

1、热身运动

玩呼啦圈之前,应先做一些适量的热身运动,伸展肌肉以及韧带的功能,避免发生腰部以及其他部位的损伤,拉伸运动是热身运动不错的选择。

2、准备工作

双脚站立,与肩同宽,两臂在身后,两手左右对称,呈3点和9点位置,握住呼啦圈,使之与身体保持30厘米,吸气挺胸,尽力夹紧肩胛骨。

3、顺时针转呼啦圈

顺时针转动呼啦圈,直达左手置于头部正上方,右手置于臀后,坚持10秒钟,慢慢深呼吸,感到肌肉在拉长时,回到初始姿势。

4、逆时针转呼啦圈

逆时针转动呼啦圈,直到右手置于头部正上方,左手置于臀后,坚持10秒钟,慢慢深呼吸,之后恢复初始状态。

5、注意事项

1、呼啦圈每周转4-6次,每次转2-3组,每组不宜超过20-30分钟,每组间隙休息20-30分钟,一般不超过45分钟。

2、玩呼啦圈主要是运用腰部力量,运动腰肌,腹肌,侧腰肌等部位肌肉以达到收紧腰腹的效果,有腰肌劳损者,脊椎损伤,骨质疏松患者以及老年人不宜进行此项运动。

3、饥饿和饭后短时间内避免运动,以防出现低血糖或因运动使肠胃剧烈震荡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小孩发热会引起抽搐症吗

回答:小孩发热确实可能引起抽搐,这种情况常常让家长感到焦虑。发热引起的抽搐有时是因为高热惊厥,这是一种常见于小孩的情况,尤其是在6个月到5岁之间。不过,抽搐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比如癫痫...

Q
糖尿病病人能吃猪耳朵吗

回答: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猪耳朵,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猪耳朵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而不会对糖尿病病情造成明显影响。建议每天摄...

Q
自闭症如何自己调整好

回答:自闭症是一种目前尚无法治愈的神经发育障碍,但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轻度自闭症患者。通过多陪伴、多交往、培养兴趣、避免训斥和打骂、增强自信等方式,能够...

Q
风湿免疫八项结果如何

回答:风湿免疫八项检测是评估风湿和免疫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工具,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反应蛋白等指标。通常情况下,这些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0-25IU/ml。如果检测结果出现...

Q
痛风患者如何让血尿酸降下来

回答:痛风患者若想降低血尿酸水平,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实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饮食调理:饮食是控制血尿酸水平的重要环节...

Q
补牙材料填充太高

回答:补牙时,如果填充材料过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口腔内的咬合关系错乱、牙龈组织增生、继发龋坏,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长期的...

Q
痛风患者在生活中要如何调理

回答: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调理,以帮助控制病情并减轻症状。痛风是一种与代谢相关的疾病,通常与不良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以及在必要时使用药物,可...

Q
2型糖尿病科学进展

回答:2型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在血糖控制、饮食管理、运动锻炼、降糖药物和血糖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科学进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努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