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眼妆怎么卸妆?

发布于 2018-02-27 14:48

  走在马路上,经常会见到浓眉大眼的美眉,有的人是以睫毛膏刷出浓密的睫毛,有的特别去种假睫毛,还有的人喜欢化着烟薰妆,甚至有人戴了可以放大瞳孔的娃娃镜片。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眼睛看起来更魅力动人。但是眼整形医师提醒,如果卸妆不够彻底,小心引发眼疾,危害健康。

  以种睫毛为例,材质与种法要注意,一般采用刺激性较强的黑胶水黏剂,进口材质有许多,价位也差很多,眼整形医师刘淳熙表示,应该慎选值得信赖的美容院,否则可能因使用的材质与技术不佳,导致眼睑毛囊发炎,变成眼泡红肿的「咸蛋超人」,或刺激角膜,甚至严重变成角膜溃疡。

  数年前在日本流行起一种可以让瞳孔放大的镜片,也就是俗称的娃娃镜片,这股风潮也吹进了台湾,有许多爱美的女生不小心购买了来路不明的娃娃镜片,由于娃娃镜片多了一层染色,比一般隐形眼镜的含氧量低,一旦配戴时间太长,容易造成眼睛干涩、角膜缺氧的情形,一旦发现有角膜缺氧或有血管增生情况,一定要停戴马上就医。

  当卸妆不够干净,可能会造成眼睑发炎,睫毛根部皮脂腺出口容易阻塞,造成油脂分泌不正常,眼睑炎会使结膜充血发炎,眼球布满血丝,眼睑边缘红肿,有烧灼感,眼睫毛不健康,容易掉落。刘淳熙表示,若没有适当的处理,任其恶化,轻则容易造成针眼的导因,重则引起慢性眼睑结膜炎,进而影响泪水的分泌与挥发,引起干眼症。如果彩妆含有亮片微粒子,往往也会刺激眼睛,引起过敏性结膜炎。

  另外,眼周刺激性皮肤炎也常发生于拥有「魅力电眼」的浓妆美眉眼上,使用双眼皮胶、双眼皮贴、假睫毛时,过度用力拉贴,或是使用浓稠、刺激性强的眼影、影线与睫毛膏,都会使眼皮发痒、红肿、起疹子甚至脱皮。刘淳熙提醒,眼周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过敏,可使用低敏感度的产品来保湿滋润娇嫩的眼周皮肤。

  眼部卸妆尽量使用专用卸妆液,正确卸妆步骤包括先用中指以打小圈的手势,轻轻将卸妆液擦在眼睑及眼眉部分,再用干净的化妆棉轻轻擦去眼睑与眼眉的卸妆液,由内角开始抹向外角,至于睫毛部份,则是用沾取眼部卸妆液的化妆棉轻轻从睫毛的根部向外擦拭,勿太过用力,以免造成睫毛脱落。

  建议选择成份单纯的彩妆品与保养品,即低敏感度且能保湿滋润的产品,不要添加过多的额外成分如香料、精油等,同时注意是否有容易挥发的溶剂或多元醇类成份,以免产生薰眼的不适反应。上妆的海棉或毛刷要经常清洗,而睫毛膏最易隐藏细菌,所以厂商会添加一些抗菌剂保存剂,例如Thimerosal成份,这些抗菌成份也可能造成过敏,同时一定要定期更换睫毛膏,建议约超过六个月即要丢弃喔!

  如果开始有眼睛周围红肿痒痛等现象,一定要先停止使用彩妆品,眼科医师陈鸿英提醒,不要用手用力涂揉,更不要自行购买消炎药物,一定要求助于医师,对症下药,针对病因找出治疗的理想方式,避免眼睛受到更大的伤害。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回答: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疾病,通常由感染或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和耳内积液。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并发症。 1、病因分析 急性分...

Q
急性胃炎可以吃的食物有哪些

回答:急性胃炎患者应选择易消化、低刺激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胃部不适,促进胃黏膜修复。 1、易消化的主食 急性胃炎期间,胃...

Q
鼻骨瘤的早期症状和前兆是什么症状

回答:鼻骨瘤的早期症状和前兆可能包括鼻塞、鼻出血、面部疼痛或肿胀等,需及时就医确诊。鼻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并发症。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 1、鼻塞 鼻骨瘤早期最常见...

Q
急性肠胃炎吃些啥

回答:急性肠胃炎发作时,要优先考虑让肠胃休息,开始阶段应暂时禁食,仅补充充足水分,以防脱水。 急性肠胃炎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可能伴有发热。病因多为病毒感染、食物中毒或进食不洁食...

Q
白带异常的几种状况

回答:白带异常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应先了解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白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呈无色或乳白色,略带粘稠。当女性生殖系统受到感染或激素变化时,白带的颜色、气味和量可能会...

Q
右顶骨骨瘤会癌变吗严重吗

回答:右顶骨骨瘤一般不会癌变,大多数属于良性肿瘤,对健康的影响通常较小,但需根据症状决定是否治疗。 骨瘤是一种由骨组织异常生长而形成的肿瘤,右顶骨骨瘤即位于头骨右顶部。它通常生长缓慢,成...

Q
黑色素肿瘤切除多少钱

回答:黑色素瘤切除的费用通常在10000-50000元之间,具体价格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深度及病情分期等多种因素。另外,医疗机构的资质、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方案也会直接影响治疗费用。合理评估...

Q
白细胞偏低其他正常需要治疗吗

回答:白细胞偏低而其他指标正常时通常不需要立即治疗,但定期监测血常规是关键。白细胞减少可能是感染、药物如化疗药物等引起的,遇到发热、乏力等症状需警惕。 1.遗传因素:虽然很少见,但某些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