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专家全面解析玻尿酸的功效

发布于 2012-07-10 15:09

  玻尿酸又叫透明质酸,属于天然多糖类物质,外观为无色透明、具有黏性的胶状物。它原本就存在于人体内,是保持肌肤弹性及含水量的重要物质,具有保湿、润滑皮肤的作用。很多人都知道通过打玻尿酸可以起到美容或者整形的效果,那么您对此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吧。

 

  人在年轻时,皮肤中的透明质酸较为丰富,所以皮肤柔软、有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的透明质酸逐渐减少,导致肌肤老化,失去弹性与光泽,进而产生皱纹。因此,玻尿酸常被作为美容化妆品的成分及用于注射美容。当玻尿酸注射到皮下组织时,会与人体内原有的透明质酸融合,吸引及“锁”住附近水分,令皮肤膨胀起来,起到消纹(尤其适合填充眼周细小皱纹及修复眼轮匝肌)、丰下颌及丰唇等作用。此外,玻尿酸还能润滑眼球、关节等,也是治疗关节炎和白内障等疾病的药物成分。

  玻尿酸超强的美容功能

  玻尿酸之所以在美容行业炙手可热,不仅在保养品市场上受欢迎,在医学美容领域也成为各美容机构的热门疗程,这并不是刻意炒作的结果,完全是因为被尿酸超强的美容功能。玻尿酸的锁水能力非常好,1克玻尿酸可以吸收500毫升水分,与胶原蛋白只能携带相当于自身30倍的水分相比,玻尿酸可携带相当于自身500倍的水分,是胶原蛋白的16倍。正因为玻尿酸可吸取大量水分,且在任意气候、环境下作用于任何肌肤,都具有高保水性,所以保养品中添加坡尿酸,可以有效保持皮肤的含水量并重建水脂保护膜,让皮肤更加水嫩、有光泽。

  玻尿酸能消除静态纹和动态纹

  在医学美容领域,玻尿酸主要用于组织填充疗法,也就是将玻尿酸直接注射进真皮组织,达到消除凹陷、皱纹,以及丰脸颊、丰嘴唇、修饰下巴、隆鼻等功效。要注意的是,适合采用注射玻尿酸法消除的皱纹以静态纹为主。要消除动态纹,往往需要配合注射。注射玻尿酸会改变人的五官,人们通常认为能改变五官的美官方法就是整形手术。玻尿酸不仅可以改变五官,也可以改善皮肤凹陷和消除皱纹,法令纹、泪沟这样的深纹,以及脖子上的细纹都可以用玻尿酸来“填补”。

  注射玻尿酸之后的症状

  用来注射玻尿酸的针比一般的针短一点,医生把针打进皮肤后在肉里移动,让药剂尽量扩散开。有些部位可以先打麻醉针,例如针对法令纹,医生会从牙龈打麻醉针。但如果要消除的是眼周皱纹。就只能直接注射玻尿酸,因为眼周不能施行麻醉。皮下注射玻尿酸,注射时会有疼痛感,疼痛感因人而异。有时候刚注射后皮肤模起来会有颗粒感,但肉眼看不到这些“颗粒”,而且这种情况注射后3天内会自动消失。初期注射部位还会有肿胀、发红的现象,一周内会减轻,只有少数人会出现癌血。此外,正在服用阿司匹林、高单位维生素E或类似药物,食用银杏、纳豆,可能增加术后瘀或术中流血几率,必须事先告知医生。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