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面膜常见的有这几种

发布于 2012-03-13 08:55

  美白面膜算是一种比较好的美白方式,虽然美白的效果比较慢,但是长久使用还是有其效果的,那么,美白面膜常见的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请专家来为大家介绍几款美白面膜。

美白面膜常见的有这几种

  一、美白面膜之玉兰油美白淡斑面膜

  参考价格:¥130.0/5片

  美白指数:★★★★

  日均消费:26元/日

  美白推荐理由:玉兰油水感透白美白淡斑面膜,这款面膜的味道十分的清新淡雅,最喜欢这个拉伸面膜设计,可以顺应脸部轮廓,使之紧密贴合整个脸部肌肤,可以提供更高压力,并帮助美白精华更有效地被肌肤吸收。更不用说它超级亲民的价格,即使天天使用,也不会花费大笔的银子,真的很划算。

  二、相宜本草红景天幼白面膜

  参考价格:¥69.0/70g

  美白指数:★★★☆

  日均消费:14元/日

  美白推荐理由:相宜本草家的这款面膜适合在晚上使用哦,蕴含珍贵的中药成分,密集给予肌肤额外美白滋养。中药性质的面膜效果是慢慢显现的,使用后脸部感觉滋润不油腻,糙黯暗黄的皮肤能得到有效改善,持久使用皮肤变得幼嫩白皙,MM不能错过哦~

  三、巴黎欧莱雅雪颜瞬间晶采美白面膜

  参考价格:¥150.0/5片

  美白指数:★★★★☆

  日均消费:30元/日

  美白推荐理由:充满黑色素的角质在肌肤表面的堆积,紫外线的照射都会使肤色暗沉进而出现色斑。因此欧莱雅护肤研究中心研发出突破性的三重美白技术,能立即有效提亮肤色,仅仅10分钟,就能呈现光彩照人,通透明亮的肤色。这是一种美白面膜。

  四、露得清细白修护面膜

  参考价格:¥139/5片

  美白指数:★★★★☆

  日均消费:28元/日

  美白推荐理由:过去的面膜,化妆品公司总是处心积虑地想让薄薄一片面膜承载最多的精华成分,所以往往只把焦点集中在配方上,可作为载体的面膜材质本身却起着关键的作用。露得清细白修护面膜独特模拟的毛孔设计的微纤导入,最直接也最迅速地把近乎所有的美白精华全部“灌”入你的脸部肌肤里。使用后你会发觉面膜布变成了片状的干燥纤维,原本湿润丰富的滋养成分不知去向,竟然全部渗透到肌肤里去了。

  五、AQUALABEL水之印美白面膜

  参考价格:¥100/5片

  美白指数:★★★★

  日均消费:20元/日

  美白推荐理由:导入式美白概念,把美白成分推进肌肤,用后能感觉肤色有所提亮,有一定的美白作用,而且毛孔也似乎在使用后收缩起来。但是保湿力度一般,不适合干燥肌和敏感肌使用。

  以上就是美白面膜的相关介绍,仅供大家参考,其实,美白的方法很多,不单单是使用美白面膜,另外,若您还有什么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