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怎么吃美容效果好?牛油果的五种做法推荐

发布于 2023-09-22 09:12

牛油果又名油梨,鳄梨、酷梨、奶油果,有“森林黄油”之美称,它是一种集果、粮、油于一身的保健果品,成为引人瞩目的热带亚热带新兴名果,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与追捧。由于它是新兴的果品,有不少人对它并不太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牛油果的功效都有哪些,又可以做成哪些美味食用吧。

牛油果有哪些功效

牛油果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被视为果类珍品,因为含有丰富的营养,对人体有大量的好处。

1、降低胆固醇

牛油果含有大量油酸,这是一种单元不饱和脂肪,可代替膳食中的饱和脂肪,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水平的目的。

2、美容护肤

牛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和30%珍贵植物油脂“油酸”,它的组成与天然皮脂膜结构非常相似,亲肤性很好,对于暴露在紫外线下的受损肌肤有瞬间填补、修护作用,能长时间锁住细胞水分,深度滋润肌肤。加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及胡萝卜素等,因而护肤、防晒与保健的作用十分卓越。牛油果还可以切开作为面膜来消除眼袋,

3、预防婴儿血管畸形

食用牛油果还能很好地补充叶酸。叶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维生素,能够预防胎儿出现先天性神经管缺陷,还能降低成年人患癌症和心脏病的机率。

4、保护消化系统

牛油果的纤维含量很高,因为可溶纤维能清除体內多余的胆固醇,而不溶纤维帮助保持消化系统功能正常,预防便秘。

牛油果的做法推荐

一、牛油果意面

做法:

1、将牛油果切块,和柠檬汁、罗勒叶、大蒜一起放进搅拌机打成泥状,依口味加入海盐和黑胡椒调味,并加入适量橄榄油。

2、做好的牛油果泥和煮熟的意面拌匀,加一些小番茄和玉米粒就完成啦。

二、牛油果鸡蛋三明治

做法:

1、将白煮蛋去壳用小勺子尽可能弄碎,取一只比较熟的牛油果,挖出果肉加入鸡蛋碎,可根据口味添加蛋黄酱或沙拉酱混合均匀。夹在面包中间即可

2、要选用比较熟的牛油果,这样才会有奶油般绵密的口感。

三、牛油果拌白糖

做法:

1、牛油果切半,去掉中间的核,用小勺子把果肉挖出来切成大块。加入适量白糖,充分拌匀。

2、如果要直接吃就选冷藏过的牛油果,不急的话做好了可以放冰箱冷藏2小时再吃。冰凉绵密的口感,真的像在吃冰淇淋一样!

3、一定要选比较熟的牛油果,这样拌起来也方便,口感也好。

四、牛油果“刺身”

做法:

1、牛油果切成两半去核,用刀横向划开切成小片。

2、装盘后淋一些酱油,撒上芝麻装点,吃的时候配合一些芥末口感更好。牛油果瞬间变身三文鱼的口感。

五、牛油果奶昔

做法:

1、牛油果切块,和牛奶、蜂蜜或白糖一起放进搅拌机,打匀即可。

2、如果想吃冰的,可以加一些冰块一起打。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腺性膀胱炎吃什么中药

回答: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膀胱炎症,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在中医治疗方面,针对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能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效果。常用的中药包括...

Q
补牙边缘是黑色的

回答:补牙边缘发黑可能是许多人在口腔健康中遇到的一个小麻烦。这种现象可能由牙齿龋坏、充填材料脱落或其他因素引起。如果发现补牙边缘发黑,建议尽快去看牙医,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1...

Q
阴囊长疙瘩是什么原因

回答:阴囊长疙瘩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包括毛囊炎、皮脂腺囊肿、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以及阴囊湿疹。这些情况可能导致生殖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症状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为了确保正确的诊断和...

Q
3周岁小孩子最近眼睛里老是有水

回答:孩子眼睛老是有水,家长们可能会很担心,这种情况常见于泪道异常、炎症反应或者外部刺激。为了帮助宝宝尽快缓解症状,建议家长留意孩子的眼部表现,必要时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找到具体原...

Q
妊娠糖尿病,生完孩子多长时间血糖恢复正常

回答:妊娠糖尿病在生完孩子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因人而异。对于轻度妊娠糖尿病患者来说,通常在产后1到2个月内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由于此时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胎儿已经出生,血糖水平自然会有...

Q
自闭症孩子潜水训练

回答:自闭症孩子进行潜水训练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潜力的疗法,能够帮助缓解一些自闭症症状。为了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家长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环境、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注意力和语言训练等方面。通...

Q
神经性呕吐中药治疗方法

回答:神经性呕吐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障碍,常常与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方法在缓解神经性呕吐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主要包括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安神定志丸、健脾丸以及...

Q
男性感染梅毒概率大吗

回答:男性感染梅毒的概率确实较高。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特别是在不洁的性生活中,梅毒的传播风险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