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养颜美容抗疲劳 食用西红柿的五大禁忌

发布于 2023-09-28 09:31

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番李子,为1~2年生草本植物。枝叶丰茂,开黄色小花,果实会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而渐渐由深绿色转为鲜红色,柔软多汁,十分惹人喜爱。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一带,它真正为中国大众所接受,成为中国菜园里的一种主要蔬菜,不过是近半个世纪的事。

蔬菜市场上的番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红番茄,糖、酸含量都高,味浓;另一类是粉红番茄,糖、酸含量都低,味淡。如果要生吃,应当买粉红的,因为这种番茄酸味淡,生吃较好;要熟吃,就应尽可能地买大红番茄,这种番茄味浓郁,烧汤和炒食风味都好。

西红柿的营养成分

番茄含有的营养成分非常多,番茄红素、糖、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有机酸和酶等。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苹果的三至四倍。

番茄还含有一种抗癌、抗衰老的物质——谷胱甘肽,能使体内某些种类细胞推迟衰老,减少癌病的患病几率。

西红柿的药用功效

中医认为西红柿甘、酸、微寒,入肝、脾、肾经脉,可养颜美容、消除疲劳、增进食欲。

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

番茄可以促进钙、铁元素的吸收,帮助胃液消化脂肪和蛋白质。

番茄所含有的维生素p可以预防毛细血管出血症,可防止血管硬化,预防高血压。

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与维生素C,是极佳的养颜美容蔬菜。

番茄有清热生津之功效。患有口疮时,可含些番茄汁,使其接触疮面,每次数分钟,每日数次,效果显著。

西红柿如何选购

要尽可能买正圆形的,不要买扁圆形的,因为正圆形的果肉厚,扁圆形的果肉薄。蒂部小的番茄可食率高,所以要拣蒂部小的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要买青番茄以及有“青肩”的番茄,因为这种番茄不仅营养差,而且含有的番茄素有毒性。

一般来说,旺产季节吃番茄,物美价廉。“反季节栽培”的番茄,由于生态环境难以满足番茄生长需要,成本高,售价也高,而且吃起来味道淡,营养也差些。

番茄食用五大禁忌

1、不宜生吃,尤其是脾胃虚寒及月经期间的妇女。如果只把番茄当成水果吃补充维生素C,或盛夏清暑热,则以生吃为佳。

2、不宜空腹吃,空腹时胃酸分泌量增多,因番茄所含的某种化学物质与胃酸结合易形成不溶于水的块状物,食之往往引起腹痛,造成胃不适、胃胀痛。

3、不宜吃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因含有毒的龙葵碱。食用未成熟的青色番茄,会感到苦涩,多吃了,严重的可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周身不适、呕吐及全身疲乏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生命危险。

4、不宜长时高温加热,因番茄红素遇光、热和氧气容易分解,失去保健作用。因此,烹调时应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5、不要空腹吃:西红柿含有大量的胶质、果质、柿胶粉、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这些物质容易与胃酸起化学反应,结成不易溶解的块状物,阻塞胃出口引起腹痛。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脊椎侧弯不治会怎样

回答:脊椎侧弯不治疗可能会导致疼痛加剧、呼吸受限和内脏功能受损,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治疗可以采取佩戴支具、物理治疗或手术矫正等方式,根据侧弯程度和阶段选择合适方法。 ...

Q
腰椎骨质增生怎样治疗效果最好

回答:腰椎骨质增生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药物、物理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药物...

Q
怎么判断髋骨骨折

回答:髋骨骨折通常通过剧烈的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和畸形等症状来判断,确诊需要结合影像检查如X光、CT或MRI。如果出现髋部剧痛,无法站立或行走,应立即就医获取专业诊断和治疗。 1、典型症状...

Q
尿酸高膝盖痛快速的治疗方法

回答:尿酸高引起膝盖疼痛通常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引发的痛风性关节炎,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适度运动等方法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同时预防进一步发作。 1、药物治疗 药物是缓解尿酸高引...

Q
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

回答: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单侧肢体无力、麻木,步态不稳,甚至出现认知障碍或情绪改变,若发生异常需尽快就医通过影像检查明确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轻重与其发作部位和严重程度密切相...

Q
肝部轻微疼痛怎么回事

回答:肝部轻微疼痛可能与脂肪肝、药物代谢负担或附近器官问题有关,具体原因需根据病因判断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如调整饮食、避免滥用药物或及时就医检查。 1脂肪肝对肝脏的影响 脂肪肝是引发肝部轻...

Q
肾炎孕妇几个月最危险

回答:怀孕中患有肾炎的女性在整个孕期都面临一定风险,尤其是孕中期4-6个月和孕晚期7-9个月,这两个阶段风险较高。孕中期血液循环量增加对肾脏负担明显加重,孕晚期更可能因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等...

Q
青少年得脚气正常吗

回答:青少年得脚气并非“正常”,却较为常见,主要原因在于青春期出汗增多、个人卫生习惯差或穿鞋透气性差等因素。脚气是由真菌感染脚部皮肤引起的,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改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