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离婚率下的性别差异与法律困局:女性代价与男性利益

发布于 2024-07-25 14:45

中国大事不断,但这样的婚变消息总能强有力地插进来,相当夺目,说明这个世界忙来忙去,但感情生活永远是人们最在意的东西之一,而它的质量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又最难以琢磨。

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同时,离婚率也在快速上升。高离婚率究竟是坏事,还是它给人们带来的自由足以弥补它制造的坏处,这很难说清,甚至争论都难以有效展开。很多网友认为,出轨方付出代价太小,是婚外情日盛,导致婚变的重要原因。他们义愤填膺:修改婚姻法,严惩婚外情。

中国:离婚后女人相对男人的劣势显而易见

一般来说,女人在婚姻中奉献了青春,是哺育孩子而走样的身体,是对家庭的热爱,很多时候还有事业。如果说女人要有自我,女人为家庭牺牲事业是愚蠢,但是事实上在一个家庭里,如果两个人都是事业上的强人,抚养孩子,处理家务,家里琐事就很难解决。并不是请一个保姆就可以把家整理好的。男主外,女主内,这是我国家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上百年上千年的存在,就一定有它不可更改的理由。

女人离婚失去了什么?失去了青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庭,失去了自己数年,数十年精心照顾而培育出的男人,失去了自己数年数十年的心血。

女人离婚得到了什么?得到才了一张衰老的脸,得到了另一个女人的嘲笑,得到了自己多年精心照顾的男人的冷漠和无情,得到了一张离婚证书,得到了后半生可能衣食无着,得到了别人怜悯的目光,有的还是男人隐瞒财产后打发叫花子般的一点可怜的恩赐。

男人离婚后有损失吗?他有着被前妻照顾的很好的身体,有着一个和他前妻年轻时一样青春的女人,有着因为被前妻照料自己才有时间精力创出的事业,有着隐瞒前妻的大部分财产。

所以说,中国男人的离婚代价太低。

国外:离婚后配偶抚养代价很高

国外离婚要付出什么代价?上海沪家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贾明军表示,他代理的涉外婚姻中,不少人为了降低离婚成本,专程跑到中国来离婚。

在美国等国家,对弱势一方来说,更实际的不是赔偿,而是“离婚后夫妻抚养制度”。美国有个规定,离婚后更有能力的一方要向另一方支付抚养费,这笔费用得能让对方维持不低于在婚姻期间的生活水准。抚养费到底得给多长时间?根据结婚年限来认定。如果超过十年,就得终身支付赡养费。

美国有20个州将过错作为确定抚养费数额的因素之一,当一方被证明有过错时,他就不可能获得配偶抚养。

而中国对女方的赔偿分三种:经济赔偿、经济补偿、经济帮助。哪一种都不是离婚后的抚养。也就是说,无论谁对谁错,只要离婚了,就不存在对对方的抚养义务了,哪怕一方没有任何劳动能力。

根据美国法律,只要通奸行为对婚姻有所损害,就可以判决第三人予以赔偿。日.本等国家也在司法诉讼中,肯定了受害配偶能向第三者提出赔偿。

我国《婚姻法》修订时没有确立“配偶权”,导致法院往往不受理受害配偶告第三者的案件。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措施

回答: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包括优化用药方案、增强健康教育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管理药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漏服、误服药物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1优化用药方案 老年...

Q
吃空心菜可以减肥吗

回答:吃空心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肥,因为空心菜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蔬菜,能够增加饱腹感并改善肠道健康,但仅依靠空心菜并不能彻底实现减肥目标,还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接下来详...

Q
为什么割阑尾会暴瘦

回答:割阑尾后出现暴瘦的情况可能与术后饮食改变、消化系统功能影响、创伤恢复及潜在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咨询 1、术后饮食改变 割阑尾手术后,许多人需要调...

Q
肝切除后能活多久

回答:肝切除后能活多久取决于患者的肝脏功能状态、手术成功率、术后护理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手术成功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许多人能够长期生存并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1、肝切...

Q
神经性贪食症怎么治

回答:神经性贪食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计划是关键,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核心方法...

Q
大动脉炎怎么得上的

回答:大动脉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常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需结合药物治疗、手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等多种方法...

Q
耳朵里和耳后根痛是什么原因

回答:耳朵里和耳后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部感染、神经性疾病、外伤或邻近部位炎症等。根据具体病因,可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需警惕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1、耳部感...

Q
近视眼需要一直戴眼镜吗

回答:近视眼不一定需要一直戴眼镜,具体情况取决于近视度数、用眼需求以及生活场景。正确的佩戴方法能够保护视力,而非必要时摘下眼镜也未必会直接加重近视。 1什么时候需要戴眼镜? 若近视度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