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蛀牙已经烂空并伴随牙疼需及时就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填充治疗、根管治疗、拔牙处理、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蛀牙可能由口腔卫生不良、高糖饮食、细菌感染、牙齿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一、填充治疗
蛀牙早期未伤及牙髓时可采用填充治疗,清除腐坏牙体后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水门汀等材料修补。治疗过程需配合儿童行为管理,避免因恐惧影响操作。填充后需定期复查,防止继发龋齿。
二、根管治疗
当蛀牙已侵蚀牙髓引发剧烈疼痛时需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后消毒根管,最后用可吸收材料充填。乳牙根管治疗需特别注意保留牙根吸收空间,避免影响恒牙萌出。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胀痛属正常反应。
三、拔牙处理
对于严重龋坏无法保留的乳牙,需在局部麻醉下拔除以解除疼痛。拔牙后需咬紧棉球止血,避免舔舐伤口。缺牙间隙较大时可制作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移位影响恒牙排列。
四、药物治疗
急性疼痛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镇痛药缓解症状,感染明显时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局部可使用氟化钠护齿剂增强牙体抗龋能力,但药物仅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牙体治疗。
五、饮食调整
治疗期间应避免冷热酸甜刺激,选择温软食物如南瓜粥、蒸蛋等。长期需控制每日糖分摄入,用木糖醇替代蔗糖,多吃高纤维蔬菜水果促进牙齿自洁。餐后及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每日两次巴氏刷牙习惯,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线清洁邻面。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每半年涂氟可降低龋齿发生概率。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出现黑斑或疼痛需立即就诊,避免发展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夜间牙疼可用淡盐水含漱暂时缓解,切忌自行使用成人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