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的自攻性是指种植体在植入过程中能够自行切割骨组织并形成螺纹的能力,无需预先攻丝。自攻型种植体通常具有特殊设计的螺纹和尖端,能提高初期稳定性,适用于骨质条件较好的情况。
自攻型种植体的螺纹设计较深且锋利,尖端呈锥形或切削刃结构,植入时通过旋转产生的机械力直接切割骨组织,形成与种植体匹配的骨螺纹。这种设计可减少手术步骤,缩短操作时间,同时降低骨组织热损伤风险。临床常用于下颌骨等密度较高的区域,能有效增加种植体与骨的接触面积,促进骨结合。
非自攻型种植体需要预先使用丝锥在骨床上制备螺纹,适用于骨质疏松或骨量不足的情况。这类种植体对手术精度要求更高,但能避免自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骨微裂。对于骨质较软的上颌后牙区或即刻种植病例,非自攻设计可更好控制植入扭矩,防止初期稳定性不足。
选择自攻或非自攻种植体需结合患者骨密度、手术部位及术者经验综合评估。术后应避免过早负重,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种植体稳定性。骨质较差者可配合骨增量手术或选择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种植体以增强骨结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