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虱病主要由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感染、卫生条件差、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等因素引起。
1、性接触传播:
阴虱通过密切皮肤接触传播,性行为是主要感染途径。成虫寄生在阴毛根部,通过叮咬吸血存活并产卵。治疗需剃除阴毛破坏寄生环境,外用百部酊或硫磺软膏杀灭虫体,性伴侣需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2、间接接触感染:
共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可能残留虱卵导致传染。虱卵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10天,接触污染物后孵化致病。建议煮沸消毒贴身衣物,使用丁香、苦参等煎汤擦洗患处,紫外线照射杀灭环境中的虫卵。
3、卫生条件差:
个人清洁不足会助长阴虱繁殖。湿热环境促使虱卵孵化,汗液分泌物为虫体提供营养。保持患处干燥通风,可用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煎水坐浴,配合冰片散外扑止痒消炎。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者更易反复感染。气血亏虚导致皮肤防御力下降,虱虫易附着繁殖。内服八珍汤调理气血,外涂雄黄樟脑酊杀虫,需加强营养摄入提升正气。
5、皮肤屏障受损:
抓挠造成皮肤破损会加重继发感染。虱咬后出现丘疹、血痂,搔抓易引发毛囊炎。治疗需先止痒防感染,黄柏、苦参煎液冷敷,破溃处涂抹青黛散促进愈合。
日常需穿透气棉质内裤避免闷热,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发物,推荐薏苡仁粥利湿解毒。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卫气,接触公共坐便器前垫纸巾隔离。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其他寄生虫病,孕妇患者禁用雄黄等毒性药材,儿童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剂浓度。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虫卵完全清除,家庭成员需同步排查预防群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