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需辨证施治,常见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膳食养生及情志调节。
1、中药调理:
心脾两虚型可用归脾汤补益心脾,肝火扰神型适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阴虚火旺型推荐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中成药如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也可辅助改善睡眠质量。需根据舌脉象由医师开具个性化方剂。
2、针灸疗法:
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等主穴安神定志,心俞、脾俞配穴调理脏腑。耳针取皮质下、神门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每周更换2次。夜间难以入眠者可睡前艾灸涌泉穴15分钟,引火归元促进睡眠。
3、推拿按摩:
拇指按揉印堂至发际线30次疏通经络,掌根推擦背部膀胱经5分钟放松肌肉。每日早晚各做1次头部拿五经手法,配合足底失眠反射区按压。严重失眠者可每周接受专业经络推拿2-3次。
4、膳食养生:
酸枣仁15g+柏子仁10g煮水代茶饮宁心安神,小米山药粥健脾助眠。晚餐食用百合莲子羹、桂圆红枣汤等养心食材,避免浓茶咖啡。睡前1小时饮用温牛奶含色氨酸促进入睡。
5、情志调节:
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疏解肝郁,睡前打坐调息10分钟平抑亢奋。建立固定作息时间,午休不超过30分钟。营造黑暗安静卧室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长期失眠患者建议晨起慢跑20分钟改善气血循环,晚餐后散步30分钟助消化。多食用核桃、葵花籽等含镁食物调节神经,避免辛辣油腻。配合耳穴埋豆、药枕等外治法,严重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保持规律运动习惯,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功法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