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下颌角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程度与个体差异、医生技术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磨下颌角属于颌面整形手术,需通过截骨或磨削方式改变下颌骨形态,主要风险包括术中出血、神经损伤、术后感染、骨愈合不良及双侧不对称等。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具备颌面外科资质的医生操作。
磨下颌角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术中可能因血管损伤导致出血量增加,若操作不当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引发下唇麻木。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肿胀、淤血及疼痛,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部分患者因骨质去除过多可能出现下颌支撑力下降,长期可能伴随咀嚼功能减弱。术后需严格佩戴头套固定骨骼位置,避免外力撞击影响愈合。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骨块移位压迫气道需紧急处理,或发生骨不连导致畸形愈合。对颞下颌关节功能不良者,手术可能加重关节负担。术前需通过三维CT评估骨骼结构,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证。术后三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避免进食过硬食物影响骨骼稳定性。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医用漱口水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评估骨骼愈合情况。恢复期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常分泌物需立即就医。日常避免长期单侧咀嚼,减少颞下颌关节压力。选择手术前需充分了解风险收益比,与医生详细沟通预期效果,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