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脸脂肪填充主要针对额头、太阳穴、面颊、鼻唇沟、下巴等部位进行容积补充。该技术通过移植自体脂肪改善面部凹陷、轮廓不流畅等问题,需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面部结构设计填充方案。
1、额头填充
额头脂肪填充可改善扁平额、凹陷性瘢痕等问题。移植脂肪需均匀分布于骨膜上层,避免结节形成。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肿胀,需避免压迫。脂肪存活率与注射层次、技术操作密切相关,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
2、太阳穴填充
太阳穴凹陷多由先天发育或年龄性脂肪流失导致。填充时需注意避开颞浅血管,采用多隧道微量注射技术。术后可能出现轻度不对称,通常1-3个月逐渐稳定。过度填充可能导致轮廓不自然。
3、面颊填充
中面部脂肪填充主要改善苹果肌凹陷、颧弓下区容积缺失。注射层次位于皮下脂肪室,需遵循面部韧带解剖结构。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硬结,通常2-6周逐渐软化。反复填充可能增加血管栓塞风险。
4、鼻唇沟填充
鼻唇沟填充需联合深层脂肪室支撑与浅层微量修饰。过度矫正可能导致表情僵硬,建议分次治疗。术后早期避免大笑等剧烈表情活动,脂肪稳定期约3-6个月。吸烟者脂肪存活率可能降低。
5、下巴填充
下巴脂肪填充可改善短小后缩畸形,需配合骨性结构评估。注射时需避开颏神经,采用骨膜上均匀分布技术。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麻木,通常2-4周恢复。严重后缩者建议联合假体植入。
术后需保持填充部位清洁干燥,避免高温环境与剧烈运动1个月。建议穿戴弹力面罩辅助塑形,定期复诊评估脂肪存活情况。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出现持续红肿、疼痛或皮肤变色需及时就医。脂肪填充效果具有个体差异性,单次治疗改善程度有限,可能需要2-3次补充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