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后牙反合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引发牙齿磨损、造成面部不对称、增加牙周病风险。后牙反合是指上颌后牙咬合时位于下颌后牙内侧的错颌畸形,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1、咀嚼功能下降
后牙反合会降低牙齿的研磨效率,食物无法充分咀嚼可能引起胃肠负担。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伴随进食时颞肌过度疲劳。轻度反合可通过调颌改善,严重者需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如使用固定矫治器或功能性矫治装置。
2、颞下颌关节紊乱
异常咬合关系会导致关节盘移位或肌肉功能亢进,表现为开口弹响、疼痛及运动受限。可能与关节区压力失衡、夜磨牙等因素有关。急性期可采用关节腔冲洗,慢性期需咬合板治疗配合热敷,必要时行关节镜手术。
3、牙齿过度磨损
反合牙列易发生非生理性磨耗,牙本质暴露后出现冷热敏感甚至牙髓炎。常见于尖牙或第一磨牙区,伴随牙冠高度降低。早期可使用脱敏牙膏,严重缺损需复合树脂填充或全冠修复,夜间建议佩戴防磨牙颌垫。
4、面部发育异常
单侧后牙反合可能引发下颌偏斜,表现为下巴歪斜或双侧颧骨不对称。多与青少年期颌骨发育障碍有关,成人骨性畸形需正颌手术配合正畸治疗,术后需维持咬合稳定6个月以上。
5、牙周组织损伤
错位牙齿承受异常咬合力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和牙齿松动。好发于反合牙的舌侧牙龈,伴随刷牙出血等症状。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重度松动牙需纤维带固定,日常使用冲牙器维护。
建议成人后牙反合患者避免进食过硬食物,使用软毛牙刷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正畸治疗期间定期更换矫治器。出现关节弹响或牙齿敏感时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调整咬合关系。睡眠时保持仰卧位有助于减轻关节压力,日常可进行缓慢张口训练改善肌肉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