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全脸需注意术前评估、脂肪处理技术、术后护理等关键环节。该手术通过抽取自身脂肪移植至面部改善轮廓,主要涉及脂肪存活率、感染防控、肿胀管理等问题。
1、术前评估
需由专业医生评估面部基础条件与供脂区脂肪质量,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期感染等禁忌证。术前2周应停用抗凝药物,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指标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2、脂肪抽取技术
采用低负压吸脂减少脂肪细胞损伤,常用部位为大腿或腹部。抽取后需经静置沉淀、离心纯化等步骤处理,去除油脂与血水。每侧面部移植量通常控制在20-30毫升,过量填充可能导致结节形成。
3、移植层次控制
脂肪需分层次多点注射至皮下、肌肉筋膜层等不同平面,采用钝针扇形注射可提高分布均匀性。额部、鼻唇沟等血供较差区域应减少单点注射量,采用微量多次注射技术提升存活率。
4、术后急性期管理
术后48小时内需加压包扎减少血肿,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前3天可冰敷减轻肿胀,禁止揉搓或按摩面部。可能出现暂时性淤青、不对称等情况,通常2-4周逐渐消退。
5、长期效果维护
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脂肪存活率约30-70%。未存活脂肪可能被吸收或形成钙化结节,6个月后可通过二次填充调整。需加强防晒避免色素沉着,保持健康作息有助于效果持久。
术后需穿戴弹力面罩1-2周塑形,1个月内禁烟酒及辛辣食物。选择经验丰富的整形外科医师操作,使用专用脂肪处理设备可降低并发症风险。若出现持续红肿热痛、皮肤坏死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复诊。日常注意面部清洁与保湿,避免外力撞击填充区域,定期随访评估脂肪存活情况。